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2014年高考竞赛和体育加分将减少 凸显公平竞争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10-29

  央广网北京10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9月中下旬以来,全国各省(区、市)的招生考试部门开始陆续发布2014年高考的相关信息。其中,2014年起全面实施的高考加分政策调整信息颇为引人关注。实际上,这轮调整始于3年前。

  2010年的11月14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下发,通知中明确对两类项目进行调整,一,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项目,全国奥赛、科技竞赛获奖学生的保送资格将被取消;取得奥赛省级比赛一等奖的加分资格也被取消。二,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能加分的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最多只有10项,由8个全国统一规定认定项目和两个各省(市)自选项目组成。简单地说,学科竞赛与体育加分被重点调整,而调整的时间则是“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也就是指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

  高考加分项目减肥 各地奥赛培训遇冷

  现在,24个省区市的明年高考的具体相关方案已经确认了,按照方案,学科竞赛与体育加分将被重点减肥,像北京等17个省市针对奥赛全国一、二、三等奖的获得者,将降低分值、取消加分或者取消保送资格。而在此基础上,天津、重庆、河北、四川、海南、陕西还针对全国奥赛省赛区一等奖的获得者,采取了降低分值、取消加分或者取消保送资格的方式。此外,还有19个省区市对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采取了降低分值、取消加分或者取消保送资格的方式。都说高考是指挥棒,现在节奏、风向变化了,一线的学生、老师的感受显然是最深的。

  记者在福建南平一中见到了高二生萧晨,他表示,虽然很佩服学有专攻的奥赛达人,但仍觉得新方案让高考公平了不少。

  萧晨:竞赛不考察综合素质,优秀的文科生、实力强的全能生很少有这种单独引进的机会。这个标准取消后,同学们可以参加相同的考试分出胜负,这是真正的公平。

  在某些学生和家长眼中,奥赛成了通往名校的捷径,有的甚至以押宝的心态在参与。吴阿姨的孩子今年刚升入高中,吴阿姨向记者介绍说,她的孩子从小就参加奥数的培训,也参加过几次奥赛,本想通过奥赛取得一些成绩,在高考时可以享受加分或者是保送大学的照顾。

  吴阿姨:我孩子数学很好,语文差点,本来想通过奥赛可以直接保送上大学,现在改革了,没有这些照顾了,有点可惜。

  目前,奥赛共有数学、物理、生物学、化学和信息学五个学科竞赛。依照最初的奥赛设计,奥赛的学科竞赛属于课外活动,坚持学有余力、有兴趣的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由于参加奥赛获奖即可保送的优惠政策,这5个奥赛就成为众多中学生选手获得保送资格的最主要手段。记者采访中发现,取消保送奥赛获奖选手,确实让曾经沸腾的高中奥赛赛场冷却下来,报名人数急剧减少,老师和学校的态度也从曾经建议学生参赛到建议不报名。

  老师:单从数学奥赛单项上说,初赛报名人数前几年最多一个班有二十几个,甚至都会来报。但是取消了报送加分以后,就剩三四个,甚至这次就一两个。

  南平市一些高中多年来一直开办“竞赛班”,直接目的就是选拔出学校的尖子生,通过参加奥赛进行保送。但近两年,“竞赛班”实际上成了高考班,参加奥赛也早不是学生们的首要目标了。在“竞赛班”里的学生课程安排得比其他班级的学生更紧张,有的学校安排学生在一年里就学完高中三年的课程,其余两年全部用来专攻竞赛,而有的学生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进行某一项单项奥赛的竞赛培训上,其余课程相对关注得较少,如果不能获奖保送,高考成绩也会受到影响。

  学生:一年有几个月要参加奥赛培训,自己要在家里学习,每天做完作业就到了晚上11点,之后再做奥赛题,一般到凌晨2点多才能睡觉。

  南平一中是南平市重点中学,不少学生都曾经参加过奥赛并取得很好的成绩。对于高考加分保送政策的调整,南平一中教研处老师林晓表示赞成,她说其实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参加奥赛。一方面,部分奥赛生较难平均用力来兼顾其他课程,另一方面,奥赛容易使学生的知识面变窄,影响了他们知识体系的均衡性。

  林晓:奥赛就是一个课外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才加以辅导。比如我的学习已经比较努力了,但是老师又让我专门去参加奥赛班,可能压力就很大了。

  河南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新方案规定,在高中阶段的国家级奥赛获奖学生,高考时加1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省级奥赛获奖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新方案适用于201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即2014年起正式执行。

  河南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将不再具备保送生的资格。还有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改为在高考成绩的基础上加十分向高校投档。

  对于奥赛在高考加分项目中地位有所下降,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家长持支持态度。

  家长:为了考试,为了保送,有的从小就开始培养奥数,报班。农村小孩谁报班啊,肯定不公平啊,现在这样考试,就在同一个起跑线了。

  新方案取消了奥赛获奖考生保送资格,同时也降低了部分项目加分分值,这不免浇灭了一些曾把奥赛当大学“敲门砖”学生的热情。

  学生谢琳:高三本身学习任务就比较多,现在也不加分,爸妈都不会让学。

  郑州市七中教师彭涛告诉记者,取消奥赛保送,降低奥赛加分分值,像谢林这样脱离了奥赛队伍的学生不在少数。

  彭涛:学习奥数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就是为了保送和加分,大多数学生不是真正对数学有兴趣,主要追求的是一种功利性。现在高考的任务又比较重,影响应该是很大的,学习的学生会减少。

  奥赛与高考成绩的关联少了,记者采访发现,这让一些专门针对中学的奥赛培训班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不光是教育导向在变化,行业、市场都在受影响。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