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异地高考“破冰”首年遇冷 政策出台晚影响报名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6-08

  辽宁省教育厅招生办主任张伟兵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今年在辽宁参加异地高考的考生,比预想的少,此前摸底统计,大约会有四五千人报名。张伟兵举例说,之前的统计显示,沈阳二中有10多名学生符合异地高考条件,但实际参加异地高考的只有1人。

  湖北、浙江等省份教育部门也称,异地高考人数低于预期。

  析因

  政策出台较晚影响报名

  据统计,浙江共有102万名小学到高中阶段随迁子女,仅次于广东,其中有8万到10万名高中阶段随迁子女,1.1万人符合今年异地高考报名条件,但实际报考只有984人。

  对于今年异地高考报名人数少的原因,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冯成火称,其中一个原因是,浙江异地高考政策于去年12月28日出台,当时已经面临放假,很多符合异地高考条件的考生已经回原籍报名。

  辽宁省的异地高考政策也是去年12月27日才出台,很多考生担心两边报名浪费复习时间,选择了回原籍参加高考。

  据记者了解,各地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时间集中在去年年底,而此前高考报名已经结束,一些考生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落户或回原籍报名。预计2014年异地高考的人数会有所增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称,由于今年刚出台异地高考政策,符合条件的学生并不多,此前由于没有异地高考政策,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可能在读完初中之后就回到原籍读书去了,因此,在当地有三年高中学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并不多。

  熊丙奇表示,如果这一政策进一步推进,选择在当地读高中并符合异地高考条件的学生将进一步增多,“关注异地高考政策的效果,不能看政策执行的当年,而必须有3到6年的时间”。

  异地高考地区矛盾不突出

  熊丙奇称,异地高考之所以在上述一些地区遇冷,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地区并非异地高考矛盾突出的地区,由于人口流入相对较少、高考竞争比较激烈,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之初早就预计到,政策放开后也没有多少人报名参加异地高考。

  熊丙奇分析说,由于高考竞争比较激烈,一些符合异地高考条件的学生也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愿意选择在流入地区参加高考,他们认为,还是回原籍参加高考更加划算。“如果换成流入人口多、高考资源相对丰富的北京、上海等地,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冯成火印证了上述观点。他表示,浙江尖端高校较少,考分要求很高,也是学生最后时刻迁回户籍所在地高考的原因。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