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爱国-浅析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来源: 作者: 编辑:super 时间:2008-12-22

    三、关注社会,情系家乡。

    我们施教的对象,来自社会,来自周围的社区。他们携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他们最终还要返回到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去,这就决定了教学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因而在教学中总是设法将学生置于社会的生活之中,或是创设一种模拟的社会氛围。与此同时,还尽量使全体学生参与活动,避免出现少数参与,多数为旁观者的现象。在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全体学生都有显示自我的机会,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

    在《关注校园白色污染》的研究性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同学们说“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同学们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白色垃圾的产生,同时倡导周围的人减少白色垃圾的产生。使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走向了实践。

    在《关于鸡西水资源和水污染的调查》的研究性活动中,学生们去市自来水三厂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同时也了解了鸡西市也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鸡西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等情况。同学们回到学校之后,写出调查报告,并结合实际问题做出治理的可行性计划。学生通过此次活动,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环境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并将内化为学生的环保行为。同时向政府提出“限量用水”、“提高水价”“减少含磷洗衣粉和洗涤剂的销售”等多条合理化建议。虽然学生们的建议可能比较稚嫩,但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们开始关注社区、关注社会,将来一定会学以致用,报效家乡,报效祖国的。

    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地理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引入,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欢乐。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师可以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教学是大势所趋 ,也顺应了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广大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深入研究教材,密切结合当地实际,设计一些难度适宜,切实可行的地理研究性课题,构建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地理素养。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