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浅议如何构建语文阅读教学的互动模式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徐 晓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2-22

  一般来说,阅读的过程主要包含三个层次:感知语言——理解意蕴——体验美感。充分利用这几个环节,使生生互动起来。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得到充分的展现。
  例如在给学生学习《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通过师生交流,学生讨论,小组辩论的形式.从多角度去读解文本,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学生通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最欣赏的地方.说出欣赏的理由。这是师生交流的环节,也是学生感知语言,读解文本的环节,许多学生都较容易联系到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如在主题的理解方面,一队老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竟然表现出“以老救少”,从容走向死亡,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从而铸就生命的“辉煌”,大多数学生都能从课文中领悟得到,并且受到这种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的震撼。拓展出去,甚至有学生说到深受感动的另一篇文章《血色母爱》由于雪崩,一对滑雪的母女被大雪掩埋,当她们历尽艰辛爬出厚厚的雪堆时却又面临新的危机,由于她们都穿银灰色的衣服,救援飞机很难发现她们的踪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饥饿、寒冷和恐惧纷至沓来。在生死攸关之际,母亲毅然割开自己的动脉,用鲜红的热血染红了白雪,为救援人员的搜索指引了准确位置……

但是有的学生却认为这篇课文太虚假了。根据这一点展开讨论、辩论。有学生说写作方面前后交代不清.有的认为第三段描写不真实。如果猎人真被感动的话,应该是向后退远离这群斑羚,让它们活下来,而不是猫哭老鼠。甚至有的学生还拿电影《泰坦尼克》这部电影来比,有的认为同样表现了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有的则认为“泰坦尼克号”事件是一件历史上真实的故事,那是一场灾难,当船撞上冰山时,一部分人的死亡已经无法避免,所以男人们全体决定让妇女和儿童优先逃生。而课文中的斑羚群遭遇的是一次人为的悲剧,只要猎人和猎狗撤退,停止捕猎,斑羚就能全部存活;但作者为了表现崇尚的中心思想,虚构了一件假的辉煌,从中更是人类的残酷和作者的做假。可有的学生却认为,这篇文章表现的正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伤心崖上的一幕提醒人类不要做自然的侵略者。如果说‘非典”是形象地告诫人类不应为私欲而捕杀动物的话,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从另一个侧面、另一个角度启发人类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这样一来,通过多角度的探讨,唤醒学生的怜悯之心,激活他们的同情之心,升华他们的友爱之心,滋润他们的善良之心,就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表达技巧的传承过程中浸润着人类博大情感的熏陶,这正是语文课人文性的体现。

四、焕发活力,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
  活动是人类生命、能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本源。教学即是认识过程,又是活动过程。这种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点缀,而是学生获得充分、生动发展的必需。学生只有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才能更有效地获取鲜活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相应的技能;才能激发其探究的欲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学科教学的活动化,即用活动教育的思想来指导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活动因素,精心地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努力拓展活动的时空,丰富活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积极地动脑、动口、动眼、动手、动心,把紧张的学习过程变为引人入胜的愉悦的学习活动,形成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综合性、立体化的大课堂。通过活动促进内化,通过内化推动发展。
  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依据教学目标,针对教材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常常采用以下学习活动的方式:(1)比一比。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组织个体、小组、小群体之间的学习竞赛活动,在竞争中合作,在竞争中发展。(2)辩一辩。抓住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矛盾点等,组织学生争辩,使学生获得多向交汇,获得更多思考、表达、交流、倾听的机会,你的认识、我的感受、他的想法相互碰撞、补充、融合,促进共同发展。(3)做一做。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制作、操作等,变认识活动为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能动的活动中,主动思考,加深体验,经历训练,获得发展。(4)演一演。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灵活地扮演角色进行主体的替换,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以促进学生情境的感受、心理的揣摩、情感的体验,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学习认识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他人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5)画一画。根据课文的描述,运用简笔画的方法,化语言为形象,变“话”为“画”,给学生鲜活的感觉激起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激活简接经验和情感,获得对语言情境的直观感受,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感悟。(6)写一写。加强读写的有机结合,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以读促写,以写促思。适时地指导学生写一写小片断:阅读的体会、阅读的扩充、阅读的浓缩、阅读的评点、阅读的仿写、阅读的想象、阅读的延续等。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人文关怀,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课堂。叶澜教授曾经发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大声疾呼。课堂的活力哪里来?课堂的活力焕发在阅读教学互动中。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师生、生生的交流,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使教学达到教师、学生、文本三维互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学过程其实是“真、善、美”的相融相合的过程,教师“心动”学生“情动”,这是有机统一的和谐。

总之,将平等植入我们的教学,将真情注入我们的课堂,将关爱倾入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生活在阳光中,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的追求。我们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立起平等对话的机制,让师生共同构建互动式语文阅读方式,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最终语文阅读教学就会焕发生命的精彩!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