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排除学生心理障碍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许一宁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3-13

排除学生心理障碍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浅谈小学心理素质教育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华侨小学    许一宁校长

[ 内容提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建立,良好、高尚的道德行为的形成,社会的适应力、知识能力的增强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堪忧。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决策者的校长,应该重视并研究排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在管理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养成自我监督、自我分析、自我振作、自我强化、自我优化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美好的形象,做一个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成功的人,做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 关键词]

心理障碍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教育  学校管理

 

就汕头地区而言,最近几年来,学生因心理问题自杀的案例正逐年增多。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今后1020年内,全球将有15的人罹患各种心理疾病,排在前10位的死因中,有3项将源于心理因素。还有的统计结果表示,目前的青少年中有15.5%的人有自杀倾向。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一位小学学校管理者,我越来越认识到良好的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重要性。学生心理上的健康成长,对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建立,良好、高尚的道德行为的形成,社会的适应力、知识能力的增强,甚至良好的人际状况、生理状况等都是至关重要的。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和研究积累,我逐渐总结出了应对小学生部分心理障碍的一些对策,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方面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主要谈谈我在学校管理中开展的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工作及经验。

一、对症下药,排除心理障碍。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它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一般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应对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的行为往往表现为 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 处于“逆反期”的孩子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越叛逆, 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对抗、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如徐力杀母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无不说明,如果对学生的逆反心理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

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我们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是要求学生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他们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明白家长、老师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有时言语过激但都是为了他们好,自己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消除学生逆反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极大的耐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 、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学生一旦产生自卑心理,就会对自己的智力、能力、长相或风度等作偏低的评价,甚至因某一方面的不足就对自己全盘否定,觉得一切不如别人,顾虑重重,缺乏自信心,极大地阻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得不到满足等。在小学阶段,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大多缘于家庭问题,有的父母离异,有的家庭比较贫困;也有的学生是因为能力比较低,成绩不如同学,受到同学的轻视。现在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并不少见,这就更加要引起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使学生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身上的优点,使其对自身做出正确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要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工作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联合各科教师共同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让他们不再觉得自己什么都弄不好,反而感受到只要自己努力,也能受到肯定;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克服自卑。作为教师关键是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在这方面,我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五年级的小瑶是家里的独生女,本来家庭条件优越,学习成绩优秀,可后来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原本的天之骄子自从失去父母的百般宠爱,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抑郁寡欢,总觉得自己在班里抬不起头来,伴随而来的是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开始与她接触。一方面通过与她沟通,让她正确面对家庭现实,要求她要欣赏自己、相信自己,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一定要通过改变自己来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关心支持。我还帮她制定了学习计划,同时联合各科教师共同为其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各学科教师都乐于鼓励帮助小瑶,班主任余老师在班集体活动中给予了小瑶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班中同学在余老师的影响下,也纷纷伸出友爱之手,让小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到自己被重视。当自信重回到小瑶身上的时候,一切就开始改变了。去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区重点中学----实验学校。在她寄给我的贺年卡中,她深情地写着:“许校长,谢谢你给了我自信,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人生!”看到学生健康成长,知道我们的工作有了收获,就是我最欣慰的时候。

3 、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锤炼意志。

我校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是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长大,成长的道路一帆风顺。上了小学以后,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与同学的交往上都容易遇到挫折,一旦遇到挫折问题就来了,脆弱的心理素质便暴露无遗。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

除此之外,还有孤僻、抑郁、闭锁、冲动等心理障碍,这些学生心理的不正常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就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差异并不悬殊,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发展存在的差异。而心理因素是主要的非智力因素,健康的心理因素能补偿智力因素的缺陷,调动人的潜能,推动智力发展。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症下药,排除学生心理障碍非常重要,在这方面,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还有许多路要走。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