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排除学生心理障碍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许一宁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3-13

4 、设立学校心理辅导室,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任课老师的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光有任课老师还远远不够,对于更深层次问题的学生,还必须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采取更专业的方法,对症下药。为此,学校特意聘请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设立心理咨询室,以便更好地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相对于任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则根据学生不同的意志类型,采取个别辅导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咨询过程中,对较执拗、顽固的学生,心理辅导老师会从自觉性、目的性和原则性等方面着重辅导、培养,目的在于让他懂得执拗、顽固与坚韧性的品质是相反的,使他在训练中逐步转化。比如四年级有一位学生在前段时间上课经常搞小动作,并且故意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对他进行点名批评,但他表现出一种抵抗的态度,知错不改。后来心理辅导老师经过一番思考,转换一个角度,找他个别谈心,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为他分析执拗、顽固对他成长的危害性,具有坚韧性的品质则能赢得同学们的喜欢、支持和老师的好评。并同任课老师配合,当他一有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慢慢地,该学生在感觉自己受到老师关注同学喜欢之后,不再表现得那么执拗和反叛,开始接近同学,接近老师,乐于为集体出力。在不知不觉中,他终于接受了劝告,成为一个遵守课堂纪律、受同学们喜欢的学生。

对于胆小的,独立性不强的,容易接受消极暗示的学生,则要及时培养其自信、果断、勇敢的品质。心理辅导老师会联合班主任特意安排他参与一些必须独立完成的活动,比如训练其提高发音,独立发表意见,或者当众演讲等,以各种方式来提高他们的信心与勇气。

   对于举止冒失、轻率的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则从培养其沉着与耐心等方面入手。采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选择一些成功人士的传记,用故事的形式让他们正确理解果断、勇敢的含义。

面对活动力过强的、不懂自制的学生,心理辅导老师采取的方法就是培养其控制行为的能力。通过同任课老师配合,在学校及班队开展的活动中,让其担当重要角色,将其好动的特性转化为服务能力。既磨练其意志,使他们的行为从消极的一面走向积极的一面,又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一种合理的发挥,达到自觉规范的效果。

有的学生存在缺乏毅力的表现,比如在学习上怕吃苦,学什么都不持久,半途而废。心理辅导老师会根据所分析的具体原因,通过长时间的跟踪,对其进行意志的坚韧品质的训练,使他们得到启迪与激发,产生学习的毅力,提高了成绩。

确实,学校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了宣泄的机会,由于心理咨询老师能及时发现,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因此,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精神压力,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克服其心理障碍,使学生恢复了良好的心理状态。

5 、校长关注并亲自参与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校长的亲自参与,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理想的重要性,唤起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在工作中,我利用校会、级会、及升旗仪式等机会,通过谈话、开讲座让学生理解远大崇高的人生理想的树立,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获得尊敬的开始。我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愿望和成就欲,引起他们意志的努力,激发其实现理想的动力。同时,唤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有克服困难,创造成绩的责任。

只要有时间,我总会有选择地参与到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中,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同时积累自己心理学的经验。有一次学校进行班风大评比,我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将一位近来不太守纪律,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其实这位同学本来的学习成绩挺不错的,班活动组织能力也不错,但是因为近一段时间几次考试都发挥不好,得不到好成绩,所以思想上产生了挫折感,使他陷入自卑与困惑之中。看到他一脸茫然,我示意他坐在我身边,又给他倒了杯水,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我开始了跟他的谈话。我跟他谈了这一段时间以来我对他的观察与看法,帮他找出纪律松散学习不积极的真正动因。他一直噙着泪水点着头。看到他这样,我明白我的话起效果了。我特意将协助老师搞好班风的任务交给他,并对他的学习成绩,对他在同学中的威信及组织能力表示肯定,用信任唤醒他学习的理想与信心,唤醒他的集体荣誉感。结果,我发现他接受了任务之后,就很快地自觉规范行为和端正学习态度,又开始活跃在班集体中,成绩也一下子提高起来。整个班的同学也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以良好的班风,获得学校的好评。这位学生也通过这一努力,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从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争取进步。

一个人得到了信任,明确了目的,负有完成任务的责任时,他必须作出意志的努力,就会在心理上得到一种强化并自然而然地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原先具有的负面因素。我正是根据这一点转化了这名学生的。

总之,我的目标在于通过对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对他们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坚强意志品质的磨练,使他们从小就能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具有克服困难、不怕挫折、正视自己、正视人生、改善自己的能力。养成自我监督、自我分析、自我振作、自我强化、自我优化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美好的形象,做一个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成功的人,做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我想,这也应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时刻不忘的新时代的教育重任。

 

参考文献:

1 、《现代学校管理对象新论》黄兆龙 教育评论(2002年第3期)

2 、《学校心理辅导》刘华山主编    安徽人民出版社

3 、《教师教育研究》陈永明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228

 

 

作者简介:

作者许一宁,19664月出生,大专毕业,现任澄海华侨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区、市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澄海区优秀校长。有多篇论文在区级和市级获奖发表。 他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抓管理、抓教学、抓建设,使学校各项工作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迈进。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