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读书,善于读书,爱上读书
来源:闻喜县东街实验小学 作者:吕小霞 张丽娜 编辑:江淼 时间:2014-04-15

 勤于读书,善于读书,爱上读书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

闻喜县东街实验小学     吕小霞  张丽娜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着重从小学生为什么要多读课外书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如何有效开展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激发兴趣
 
    莎士比亚说过, “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确如此,生活中不能没有书,生活中不能不读书。现在全世界的人都非常重视阅读的力量,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时代正是读书的黄金时间,在童年时代为自己铺设一条经由阅读而成功学习的道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围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着重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1) 小学生为什么要多读课外书; (2)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如何有效开展
    一、小学生为什么要多读课外书
    1. 开展课外阅读体现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九年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在145万字以上。显然,教材所提供的阅读量远远不够学生应该达到的阅读量。我们的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外名著、人物传记、历史、自然方面的书籍,还有报刊、杂志等都应进入我们学生的视野。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什么呢?概括为四个字,即“熟读勤读”。 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在优秀的阅读能力和广泛的阅读实践基础上成就了一代“诗仙”。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我国古代的大家,都提倡学习语文要靠多读书,多积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也要侧重于“熟读勤读”“积累”“整体把握”“熏陶感染”。
    2. 开展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清晰。
    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他指出缺乏阅读的坏处,“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能力的发展。”“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现代心理学对此已有很多研究和证实。梳理心理学代表人物皮卡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一是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以来已有的智力背景。“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那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接受新知识更快,思维更缜密,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
    3. 开展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苏轼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如同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陪伴着学生成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从生活中去学习,可是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有限的,而一本本课外书可以让学生从中分享前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也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了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一个学生如果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那么他一定会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如何有效开展
    1.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课外阅读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鼓舞和推动自己主动阅读。只要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任何学生都会爱上阅读的。
    内容——体裁多样
    我们要鼓励学生自己拿起书来读,并要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喜欢读什么都可以,小说、历史、人物传记、探索自然等等。在选择课外读物上,只要不是看没有几个文字的漫画书,我们不要轻易对学生说“不”。 学生对                  某一方面的内容着迷,想深入的了解,自然会选择更多的书来读;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兴趣发生了转变,又喜欢读别的类型的书,那也未尝不可。我们班有一个文静的小女孩叫梁燕妮,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她爸爸的电话,电话中他紧张地向我反映他孩子最近这几天不知从哪儿借了本《哈利波特》,并为此着迷,吃饭时睡觉前都手不离书,批评也不听。他觉得这是本对学习没用的书,是“闲书”,希望我好好教育孩子。这位家长的意见很有代表性,看来,在让孩子们尽情读书的道路上,家长往往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为此,我特地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告诉家长《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以及阅读的诸多好处。我还特别提到,《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充满童趣,传达了正义与邪恶较量时人性的美好,全文想象力飞扬,是值得一读的好书。这次家长会后,最开心的是孩子们,尤其是梁燕妮,兴高采烈地告诉我,爸爸再也不阻拦她读“闲书”了。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能每读一本书立刻就有很大的收获。但只要是健康的,有思想的,学生愿意读的书就是好书。我相信,只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总有一天从“量变”到“质变”,教师会欣喜地发现孩子们不仅作文语言流畅,内容具体了,而且更懂事,更善于思考了。
    方法——囫囵吞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要“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的要诀在于会意,阅读时不要固执一点,偏执一隅,而是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宋代理学家陆象山就曾经说过:“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就是说,读书也要胸怀大略,切记因小失大。
    第一,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
    学生在初期阅读时,生字肯定不少,不停地查字典是对阅读的不断打扰,会破坏他的兴趣。学生刚开始读篇幅较长的作品,原本就对自己的识字量底气不足,担心是否能读懂。教师应鼓励学生,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响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关键字,可以问教师或家长。这样让学生觉得很便捷,阅读起来有轻松感。有些学生喜欢查字典,当然也不要阻拦,重要的是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让他能愉快顺利地阅读。
    第二,不要强迫学生做阅读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做笔记当然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式。可是教师不要对此作硬性要求,每读一本课外书要摘抄多少好词佳句,背诵多少优美段落。如果文章内容确实吸引学生,那么他会读第二遍、第三遍,他认为精彩的段落也会自觉地多读几遍,从而达到积累的作用。否则,为了应付老师检查阅读笔记而摘抄的内容,又有什么意义呢?
    2. 巩固阅读兴趣
    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初步的兴趣,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呵护,使学生把阅读变为一种习惯。
    榜样——及时树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个人好学,可以染起好多人好学。”①教者自身树立榜样。②树立同伴榜样。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现班级热爱读书的典型,并加以热烈表扬。如此则能通过长期学生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学生间争相阅读良好氛围的形成。③树立名人榜样。
    读物——适时推荐
    在平时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以及文章的的篇幅长短、内容深浅等方面的情况,着力为其推荐一些正确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少儿版,还有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另外还可向学生推荐与教材相关联的课外读物,如学习了课文《黄果树瀑布》可推荐学生阅读《迷人的张家界》一书;学习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可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学习了外国文学作品单元,可推荐学生阅读原著《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以此作为课内课文学习的补充。
    时间——安排充足
    充足的时间是学生能坚持课外阅读的最大保障。首先,作业设计要打破常规,摒弃字词抄写等机械作业。在大量的阅读中,字词教学已不是难点,学生掌握的字词量会远远超过课本要求的数量。让孩子们用一般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来读课外书。其次,每天保证30分钟在校阅读时间,教师不能用各种理由挤占,要让学生确实自由阅读。教师要尽量少讲解,或只做简要的介绍、指导,尽量不干扰学生的思路,影响阅读质量。最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会有的。”要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学会用时间的“边角料”来读书。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养成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我们要很好地把握和利用这一黄金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各种有益的课外书籍。学生每天“手不释卷”, 勤于读书,善于读书,爱上读书,慢慢地这种读书习惯会成为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他们成长为一个健康聪颖、勤于思考、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3.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1] | [2] | [3]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