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以特色活动为中心,锤炼专业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在教育中更要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特长得以更好地发展。为此,学校多次逐层召开相关会议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的突破口——特色兴趣小组活动。在日常工作中,以特色兴趣小组活动为龙头,以培养兴趣、发挥特长为根本,通过特色兴趣小组的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为了充分利用学校时间,使每一位同学的潜能都可以更大地开发出来,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设了多个活动内容,有舞蹈、声乐、器乐、绘画、写字、写作、朗诵、主持、小记者、乒乓球、健美操、篮球、阅读等十二个兴趣小组。学生们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活动内容,并于每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后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活动并由学校中最擅长这个项目的老师们进行辅导,在需要时,我们还会请进相应的专家来进行相关的授课。老师们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也分别指定了自己活动的计划,依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的老师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有的已经在酝酿自己的校本教材。
二、以特色活动为契机,构建独特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特色的外在体现,是学校魅力和个性的体现。整洁、有序、充满朝气的学校环境就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为了突出学校特色,依据打造书香校园的整体规划,让每一棵小草每一块石头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能够成为坚定、刚毅、乐观、自信的少年君子,我们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打造阳光校园精神。在完善我校硬件设施的同时,加还强校园特色文化环境的营造。
我们将通过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站、媒体等宣传阵地,将特有的无形之精神文化与有形之物质环境有机结合,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重新布置了南教学楼的走廊文化。一楼是绘画长廊,二楼是音乐天地,三楼为体育世界。高标准的乒乓球台和宽敞的舞蹈教室让这里充满着青青、激情和勃勃的朝气!我校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扩大了图书室,增设了开放性阅览室。学校加强校园阅读氛围的创设,精心布置美化校园,使校园也具有“书香气”。清幽的阅读长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独具匠心的“桂香书苑”中与别具一格的“翰墨清香”遥相呼应,暖色的石桌石凳散布其间。绿荫遮蔽的长廊直通“古”、“今”、“中”、“外”及“诗”、“词”、“歌”、“赋”、“曲”九大版块,与之相间的是班级展示学习成果的展板。这些展板,全部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编辑、自己插图,把他们喜欢的经典诗文抄录其上,诗画相配、古今融合,既是孩子们“创造的天地”,又是学生们“成长的乐园”,构成了六小一道校园文化风景线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让你目不暇接——经典的“名篇欣赏”,家喻户晓的“十大著名词人”,颇有建树的“元曲四大家”、李白的《将进酒》……孩子们被浓浓的文化气息浸润着,熏陶着。法桐、玉兰、银杏等树木,及在众多树木的环抱下以读书为主题的汉白玉雕塑总会吸引更多孩子驻足欣赏。优美的图画,经典的诗文,先贤的名言,给了学生几多陶醉、几多滋润。这里的一切都让孩子们置身于传统文化的世界。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与不落窠臼的校园精神相辅相成,“书香溢满校园,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的成功举办也为书香校园增色不少。
2010年9月,为了全面反映我校办学进程,给全校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我校创办了三河市六小校报——《杨帆》。校报开设了“经典诵读、“点点新闻”、“聚焦六小”、“名师风采”、“教师心语”、“教学有方”、“我是明星、“小荷初露”、“爱我校园”、“爱上阅读”等专栏,发表学校动态、刊登学生习作、推介经典诗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目前已出版八期,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三、以特色活动为重心,选准发展的特色之路。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为了强化学生的内涵发展,更加深入的开展特色活动,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基础,立足传统,以体育活动作为实施“内涵式发展”的突破口,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宗旨,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和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完善学生人格,实现“健身体、增知识、育情感、强意志”的目标,为求把学校特色做实、做大,进而提升学校知名度,打造品牌,让鲜明的特色成为学校的凝聚力和办学的生命力,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合格加特长”是我校人才培育的目标。在多年办学的风雨历程中,我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克难求进,逐渐形成了以“健美操 ”“乒乓球”为代表的体育特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被地方各界所共识,并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在市、县颇有知名度。我校选准了特色发展的突破口——走体育特色之路。
我们立足“管”字,抓好师资,强化“训”字,抓出成效,着眼“实”字,抓好普及。如今让我们六小的孩子们津津乐道的是我们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欢乐大课间、班际各种比赛形成了我校体育特色最亮丽的风景。有紧张激烈的队列会操、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每当此时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班组建的各参赛队纷纷亮相,在啦啦队的呐喊助威下,比赛进入白热化。而这时候的孩子们是快乐的,是健康的,是阳光的,是充满活力的,更是团结的。
四、以“阳光体育”为引领,打造魅力十足的书香校园。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作用,具有激励鞭策全校师生共同成长的功用。
学校在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心志,健美的体格,健康的情趣,良好的审美的同时,也在努力夯实学生的基础学力,把学生培养成品德优良、活泼向上、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具有坚定、刚毅、乐观、自信品质的少年君子。有鉴于此,全校老师通过广泛的学习,达成了“办学办氛围、读书读经典”的教育共识,形成了“身教莫如礼,言教莫如诗”的育人思想,提出了“和谐发展、规范办学、特色立校、文化奠基、经典引路、全面提升学校品味”的发展规划。
为了夯实全校师生的文化根基,为了丰富全校师生的文化底蕴,为了全面营造六小的书香氛围,为了打造一所三河乃至廊坊的知名书香校园,我们通过多方调研确立了经典诗文阅读工程。
我们秉承“走进经典诗文天地,感受中华文化文明”的宗旨,采取“给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文化基础,让朗朗的读书声响遍校园每个角落”的相关策略,号召全校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给每一个教师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使每一个孩子享受自己最美好的充满诗意的童年。我们已经正在由经验丰富的老师牵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名家名篇分低、中、高三个年龄段编辑教材,以供全校学生诵读使用。为了把经典诗文诵读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将以全员参与为前提,每周安排诵读课,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并以活动为载体,借助传统佳节、诵读竞赛及汇报演出等多种形式,实现“趣”的激发。
我校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11年5月21日晚八时,在燕郊人民影剧院举行的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庆祝首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召开文艺晚会上伴着欢快的音乐,随着跳跃的节奏,我校的开场舞《欢乐校园》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融入了我校领导与老师们巧妙的构思的诗伴舞《读唐诗》,给与会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表演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我校文化建设的可喜成果。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而作为校长,我既感受到了播种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了收获的幸福!这种幸福,来源于我们这个温馨和谐的全体教师的工作团队,来源于若个求知若渴的孩子,来源于支持我的学生家长,更来源于关心我、帮助我的各级领导。今后,我将继续不懈追求,积极探索,进一步突出“办学办氛围、读书读经典”的办学思想,强化“身教莫如礼,言教莫如诗”的管理思想,落实“让童心飞扬,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与好书为友,用文化奠基,靠经典引路,让全校师生在“播种文化——追求文化——收获文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成长,努力把六小校打造成为一所魅力十足的书香校园,让学生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让教师感受最值得回味的成长,为六小的发展留下最坚实的足迹!
重内涵 塑名师 创特色 构建书香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