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小学校长抱67名学生过河走红 想让学生们走出大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17-07-18
       与学生相比,段瑞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学校虽然没有网线,但手机有信号。学校有位老师有摩托车,可他技术不好,让段瑞骑车带他,于是一骑就是一年,“要是走路的话来回起码要6个小时”。
       就这样,段瑞一待就是4年多,并成了木多小学的校长。
       “毕业后的4年,我的同班同学中,有的成了公务员、警察、大学教师、中学教师,有的自主创业,有的考上了研究生。他们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走出大山,而我却恰恰相反,走进了大山。”他说自己留下来的理由,“一是去外面找稳定的工作不容易;二是和学生待在一起时间长了,和他们有了感情”。
       他知道,即使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山里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梦想:科学家、医生、发明家、教师,“和我们小时候多像啊”。
       然而,要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山区学校的设施设备和教学质量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
       阿旺镇是彝族聚居地,学校现有的137名学生中,89名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中有的孩子家境贫困;有的不会说汉语,给教学带来困难;有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家中的老人因文化水平低无法辅导孩子。学校至今没有网络,很多教学工作无法开展,想用多媒体给学生看点资料都没法实现。
为此,段瑞通过微信等为学校筹集善款,帮助改善学校硬件设施。近年来,学校收到10万余元的爱心物资。
       2015年以来,学校的条件逐渐改善:这年春天,食堂开张,学生们在学校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餐;过去老师们星期天早上在镇里买好菜,然后找人拉到学校,现在供货商把菜直接送到学校;去年9月,学校新分来了5名特岗教师,都是女教师,对住校生的照顾多了一份女性的细致;有26名学生得到了爱心人士的一对一帮扶;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靠社会捐赠的图书,学校建了一个小小的图书室。
       段瑞的妻子也是一名小学教师,“从我的学校到她那里要一个多小时”。他们的家在另外一个县嵩明县,因为都是寄宿制学校,平时两人各自住在学校,只有周末回家才能见面。
       当雨季来临时,夫妻双方都担心着对方的安全。作为校长,段瑞还担忧着那些每天奔波在山路上的孩子。他希望学校能为学生建更多的宿舍,改变孩子们艰难求学的状况。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