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教学的讽刺
编者出版这样的一本作文书很可能主要是面向社会上的读者,但在笔者看来,教育界人士也应读读,它的出版和内容对当前的高考作文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这本书中的作文被判零分其实主要不是因为跑题或者没掌握应试技巧,而是它们多是批判、恶搞型的,有的甚至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高考本身。
其实,高考作文想得到正常分数乃至不错分数其实并非“难不可及”。因为只要揣摩命题意图、迎合作文要求即可。媒体曾报道,有一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坚韧———我追求的性格》,结果很多考生“制造”了父母双亡、离异或自己有残疾而又奋斗不息的“事实”。阅卷老师不是傻子,不会不知道这不正常。可这样的作文至少绝不会得太低的分数。
关注高考作文者可能知道,近几年有些抄袭的高考作文竟然获得了满分。比如四川一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抄自《杂文选刊》,海南一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抄自《故事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似乎不可思议,其实很容易理解。很多“教学有方”的语文老师不就是让学生背诵范文而非勤思多练、写真话,帮他们取得了好分数吗?
当然,不是所有讲真话的作文都写得好,鼓励让学生“我手写我心”也不意味着让他们在作文中骂老师、批学校。但显而易见的现实是,现在的命题导向和作文教学不利于学生真实思考和表达,甚至压制他们讲真话的。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与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也正因为现实的不合理,才会出现高考满分作文屡遭质疑、零分作文却受追捧的反常情况。李清
■反方
出版商制造的噱头
所谓高考满分作文大多是枪手所为,这事实已经被揭露很久了。如今,又出现了这么多的高考零分作文,这不禁让人困惑:难道真的有这么多构思精巧的高考零分作文吗?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在我看来,高考零分作文只不过是出版商的一个噱头,想多卖几本书而已。
笔者在做语文教师期间不止一次参加过高考语文阅卷,也参加过作文的评判。在我阅作文的经历中,高考阅卷领导小组的目标很明确:尽量不要出现满分作文。因为满分作文认定的过程很复杂,要经过多重人员甚至机构把关。至于零分作文这个概念,至少在我参加的我们省的阅卷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阅卷领导小组没有提过,阅卷老师也没有提过。从对学生负责任的角度讲,给考生的作文打出零分是极其不负责任的,除了真的有严重错误,零分根本就不会出现,难道学生就真的一无是处?从阅卷机构角度看,零分作文肯定要经过极其复杂的认定过程,这要冒极大的风险。所以,即便会出现高考零分作文,那也是极少极少的。
那么现在为何会出现这么多在构思、语言、思想方面都让人“叹为观止”的高考零分作文、还集结成册呢?我猜测,这肯定是出版商炒作的一个噱头。因为现在“逆反”思潮开始成为学生阅读甚至社会阅读追求的主流,“零分”肯定会激起人们已经略显疲惫的阅读激情。同时,出于对传统教育的反感,人们从潜意识里同情所谓“零分作文”的作者。有了阅读激情,有了读者的同情,图书一定会大卖的!
大量的高考零分作文的出现只能算是图书经济发展的一个畸形分支,只不过是出版商的一个噱头。其目的,就是多卖几本书,其他的意义,寥寥无几。姜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