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调查
一半小学生“心有所属”
早恋话题,并非新鲜事。然而不同时期的孩子,对待早恋问题的态度,却越来越新鲜。在市南区一所小学采访时,两位男孩的回答让城市信报记者印象深刻。“今天谁又成谁‘老婆’了,明天谁又当谁‘老公’了,这还叫事吗,能不能换点新鲜的问题?”
“同学们,爱情的果子是甜蜜的,但若摘早了,就是青涩的。”这曾是城市信报记者上学时老师教的一段话,当时别说小学,高中也是相对保守的,很多同学都是望着爱情的果树望而却步。然而城市信报记者随机与60多名小学男生女生对话,他们对待“早恋”的态度竟然几乎都是“习惯了”,有一半高年级的孩子,表示曾尝试着“表白”。还有的孩子说,自己每天课间和下课后没意思,特别想找个“伴”一起玩。
从事多年学生心理教育的于泳老师分析说,现在的孩子成熟早,一半甚至更多的孩子,爱慕着另外一个男孩子、女孩子,这本身无可厚非,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与异性交往并非是“长大以后的事”。但小学生各方面还没定性,正是家长老师鼓励他们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如何去爱身边人的时候。如果这时候过度地把他们之间的情感,放大到一个“恋”的程度,孩子们会很迷茫。模仿大人“老公”、“老婆”的称谓,其实是一种渴望了解异性小朋友的冲动。
4 ◎对策
鼓励“男女搭配”多接触
城市信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小学生主要面临的困惑,其实就是家长把男女生相处视为雷区,有些家长甚至谈“恋”色变,唯恐自己的子女会自毁前途。“其实,家长只需换个思路,就能把孩子们的抵触化解。”
青岛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介绍,面对“早恋”,老师们不再避讳,开始鼓励男孩女孩多接触。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鼓励排位男女搭配,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相处。人民路二小的初春燕校长表示,“作为小学教育中的男女生相处问题,没有所谓的‘爱’,无非就是男孩女孩有那么一些单纯喜欢的情感吧,班级里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一点,可能让有些同学羡慕,比较喜欢这样的同学,这算得上‘爱’吗?”
城市信报记者采访中观察到,这所小学专门开展了针对男女相处的活动。比如拔河比赛要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团比赛,包饺子时,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起比,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我们还建立了QQ群,家长和孩子一起在群里大谈男女生交往雷区话题。过去脸红张不开嘴的话,网上却能讨论得很热烈。其实男孩女孩交往没啥不好的,只要引导,学生就能度过难忘、快乐的童年,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