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要求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读人: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物理备课组组长 刘凯
热点预测:“万有引力与卫星”容易考
物理的热点题有关于“万有引力与卫星”的选择题,物理史学内容的题近年也常考,一般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不会问及年代之类的内容。大题第一题比较容易考运动学内容。设计性实验比较容易考电学部分的内容。
备考提示:多做“限时训练”
必保分的题要作为训练重点,如8道选择题,每天都应该做一些限时训练, 15分钟之内完成,其中应该有6道题的分是必拿的。还有实验题的第一道大题的第一道,以及大题第二题的第一个问,选考题比较简单,也是必拿分数的。
考生在复习的后期应该训练自己做完整的套题,物理科目的答题时间要控制在60分钟之内,最好的状态是50分钟答完,这样还有检查的时间。
大纲精解:两大定律掌握程度延续去年要求
去年物理考试知识点没有变化,今年依然没有变化。去年对“库仑定律”、“楞次定律”两个知识点能力要求发生变化,以前这两大定律要求考生只要了解并掌握,去年大纲要求考生除了了解掌握还要会运用,今年继续保持了这个要求。
第二轮复习建议:建立复习模块
今年高考大纲在考核学生的能力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如物理学科要求学生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这一要求并不难,只要学生在扎实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问题的练习就可以了。
物理的第二轮复习要把所学的内容模块化综合,力学和电学,还有实验是高考物理必考内容,所以要注重这些部分的模块化复习。电学里分“场”和“路”两部分,电场和磁场,电路和电磁感应。
把第一轮的经典题和自己的易错题,再重新看一遍,并且要归纳总结自己的缺漏,避免以后再错。
对于高水平“选手”来说,重点是做好几个强化训练。选择题的最后一道,这是选择题中比较难的,还有大题的最后一道,一般这部分考的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内容。
化学:复习时注重反思知识要装在“网”里
解读人: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 郭勇
热点预测:离子反应化学平衡
高考中化学科目题量小,所以考题涉及的面不宽,重点还是考查热点问题,比如离子反应,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这些是每年考题的主干。
备考提示:题不错二
复习时考生需要注意一些事,一是注重反思,对以前自己做过的题应重新拿过来看一看,“题不错二”。反思的内容主要是命题考的知识点,答题方法和思路,错的原因等。二是注重细节,在审题方面很多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丢分很可惜,所以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答题规范化,如离子方程式,化学式等的书写规范。
大纲精解:要注意“理解”、“熟记”字样
考生在研究大纲时,要注意“了解”、“理解”、“熟记”这样的要求。这对考生掌握高考方向很有帮助。比如,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第二轮复习建议:把知识装进“网”里
第二轮复习刚开始,这轮复习重视对化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梳理。梳理的方式就是把学科内知识设成小考题,一个点一个点进行突破,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将化学知识集成化,系统化。比如非金属元素中的硫元素,复习时要联系到它的化合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进而联系到与这些化合物相关的性质等,这样就能建立起一张化学的网,把知识都装进网里。
生物: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很重要
解读人: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 耿迎俊
备考提示:注重积累
考生平时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这很重要,因为考题形式可能多样,但内容就是那些基础知识。
一轮复习主要是对整体知识点的把握,二轮复习则要将点穿成线,构建起知识体系。始终不能放弃的是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
学生应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全面复习是取得高分的根本保证,不管高考试题如何变化,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是不会变的,基础复习必须全面,同时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近几年的高考虽然注重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放在第一位的。
大纲精解:注重提升分析能力
从生物高考大纲来看,考试范围和要求变化不大。生物学科命题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测量。
要求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轮复习建议:不拘泥于课本
考查内容更注重思维能力、知识迁移,不再拘泥于课本。其中生物方面重点考查表达能力、探究能力。
表达能力主要是考查学生答案是否准确和全面,这在拿分上很重要。而探索能力,则主要是与生物实验有关,这就需要学生对原理的充分掌握和理解了,对学生的考查比较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