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省开始实行新课改高考方案,英语听力测试、技术考试每年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时间和次数,考试报名对象也不仅仅限于当年高考的学生。
同样是3月19日,天津市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如期进行。考试由A、B两套试卷组成,两套试卷的分值、题型、题量相同。试卷A考试结束后,考生在座位上休息片刻,继续参加试卷B的考试。最终,两套试卷将会被分别记分,考生可选取最高分作为最终成绩。
“改革弱化了一次考试偶然性的作用,同时避免因设备和环境等出问题,给考生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三中校长阮志康说:“浙江两年改革实行下来,学生的考试心理压力有所减轻,而且在平时就完成听力和技术考试,也分解了学生在高考前集中复习的压力。”
“一张考卷定终身,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我国高考这种看起来公平竞争的做法,对于有些学生并不公平。”有专家指出,一个人的学识决非一场考试所能检验出来。高考这种决定命运的大考,一年只有一次,学生的压力会增大,有些学生会因此不能发挥正常水平,造成终身遗憾。如果一年多次考试,学生压力就会减少,从而考出真实水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实行水平性统一考试。分析教育较发达国家的高考制度,有着比较鲜明的共同点:一是实行一年多次考试,一次考试的成绩至少在两年内有效;二是评价标准为综合指标而非单一指标;三是学生、学校均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例如,以色列规定考生的一次考试成绩在五年内都有效。
探索走社会化之路
“我担心评判标准的公平性。”谈到一年多次考试,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高三四班的学生陆星宇尽管有些期待,但也感到担心:“要是每次考题难易程度不一样,不同时间考出的成绩有可比性吗?”
“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蓝图。与“一年多次考试”一起,“社会化考试”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金芳认为:“为理顺高考与教育的关系,我们有必要探索高考社会化的思路和途径。当下我国高考的组织基础、监督措施、技术手段及以往经验等也为其社会化提供了支撑。”高考社会化不仅包括高考报名社会化,还包括高考组织机构、组织方式的社会化。她分析说,高考社会化有利于实行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还有利于考试、教育、录取三者分离、各司其职,从而实现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