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考改革“破冰之举”: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4-01

        在一些国家,大学入学考试一般都由专业化的独立机构来承担,如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等。这些机构荟萃了一大批专业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考试、命题、评价、招生的研究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试和招生的高效、有序、公平、公正,许多机构在世界同行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我国高考改革欲变‘一次高考机会’为‘多次高考机会’,首先要进一步提升高考试题设计的科学化程度,需要大量研究、数据以及足量题库的支撑。”曾任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教育组领事的任长松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他认为,“一年多次考试”要确保每次高考试题难度基本相当,就需要一个全国性、稳定的专业组织,以及一批专职的人员负责,每次临时组织一批人命题的办法难以满足科学化要求。

        有专家认为,我国高考改革要有利于高考质量与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期发展方向应该是由专业化考试机构承担高考命题与组织工作。“可以先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发展出一家专业化考试机构;再经过若干年努力,发展出平等竞争的两到三家专业化考试机构,面向全国服务,由各高校和各省自主选择采用或接受哪家的考试。”任长松说。

        但也有人提醒,考试社会化不可能一步到位,应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考试管理方面,寻求现行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平衡和有机融合,应该是考试部门眼下的一项重要课题。“中介机构的介入和社会考试是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对推动多元化评价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要事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才能逐步推行。”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说。

        改革只能乘势而上

         “考完一次心里没底儿,想下次自己会不会考得更好,或者下次别人是不是会超过自己,肯定会接着考第二次、第三次,特别分散精力。说实话,没考完最后一场,压力一直存在,不一定会比只考一次小。”

         “一年多次考试有可能打乱教学秩序、复习进度。例如第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若这个时候来场正式考试,可能就有同学按捺不住扎扎实实的‘按部就班’,而是提前突击冲刺,造成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负担。”

        “每次高考,高一、高二学生都要为考试让路而放假,一年多次考试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人力物力问题,例如考场占用、监考老师安排等,势必会影响教学的安排。”

        “我作为考生家长,刚摸清楚高考规则。国家要真实施这项改革,切莫说改就改,要给广大学生和家长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