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校长实名推荐制”公示、高校招生改革往何处去引人关注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编辑:yue 时间:2009-11-17

       2009年,共有42名江苏学生获得北大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名列此次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名单中的8所江苏中学获自主招生录取资格的情况是:天一中学2名,苏州中学1名,启东中学2名,南通中学2名,南京师大附中4名,淮阴中学2名,海门中学1名,常州高级中学2名。另外,这些学校学生中,名列北大《2009年保送生拟录取名单》的有:苏州中学1名,启东中学4名,南京师大附中2名,海门中学4名,常州高级中学1名。

       江苏历来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一些名单之外的学校亦有着优良办学传统和辉煌办学业绩,多年来高考成绩一流。

高考招生改革讨论升温

       可以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甫一落地,就引起社会上的巨大争议,并导致高考招生改革升温。

       进一步打破“唯分数论”的高考招生制的藩篱,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让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以及在某些领域具有天赋的“偏才”、“怪才”跨入一流大学大门,从制度层面上看,北大的改革与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战略相吻合,建设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渠道,也是高考招生改革的方向,很多业内人士是非常肯定北大这一创新之举的。

        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高考制度的基点是公平,他们质疑这一制度能否保证公平公正地选拔优秀人才。

       有人认为,获得北大推荐资质的这些学校都是“名牌”中学、重点中学,这将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挤进中学名校,使得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高校招生中,知名人士推荐的做法在国外屡见不鲜,但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东西部差距、城市农村差距,决定了在面试这一关,学生们的起跑线就不同。而从公示的中学名单也以看出,目前获得资质的中学还是以东部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中学为多,那些边穷地区的孩子迈进名牌大学的校门会更加艰难。

        人们更担心这项改革最终沦为权力寻租和腐败的土壤。

        这是一场公平与效率之争,争论甚至已不限于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也不限于高考高招改革,而是一场对中国教育如何改革与发展的讨论。教育必须公平,教育必须培养出优秀人才,公平与效率是那么难以调和,但教育必须既公平又有效率。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