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日,走出河南省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考点的考生翻看民办高校招生宣传员散发的宣传彩页。牛书培/CFP
“教育部批文今天下来了,我们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通过专家评审,被批准参加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说起这一喜讯,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既高兴又郑重。从专科走向硕士,这条路,民办高校走了27年。“这意味着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了研究生教育资格。”
0.62%的份额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日前组织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中,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和陕西的5所民办院校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北京城市学院是北京地区唯一获得这一资格的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发展近30年,已经进入规模发展阶段。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是民办高校学历培养层次提升的标志,也是民办高校艰难探索、以质量求生存的结果。”身兼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刘林深知民办高等教育每一点进步的意义。
据了解,我国目前共有民办高校676所,在校生近477万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8.6%和21.3%。而全国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公立高校481所、科研机构316所,5所民办高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后,大约可占去0.62%的份额。
资格取得了,学生如何培养?
资格取得了,学生怎么来,考试如何进行,学生如何培养?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这不能不让人担心。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据介绍,北京城市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将于11月启动,首批研究生将于明年9月入学。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计划招生30人,主要面向北京市已有社会工作尤其是社区工作经验的人员;要求考生须有1年以上社会工作经验;应届本科生则要具有600小时的社会工作经历,并由正规社会工作单位出具证明。
除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外,北京城市学院将和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复试,择优录取。首批专业硕士还将实行项目制培养,采取在职方式,设置2-3年的弹性学制;并可能用半年时间在海外高校学习交流。而学校将采取“理论”、“实践”结合的双导师制,以实务操作为主,提供学生实际社会工作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找准城市社会建设的急需,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实用人才,“好好培养,出精品”,代表了首批招研民办高校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