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 朔城区第八小学校简介 | |||||||
|
朔城区第八小学位于豪德贸易广场,校园占地面积10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50平方米,是一所六轨制全日制公办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生750余名,教职工58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教学设备齐全,有完备的校园网络系统、实现了教师 “一师一机一柜”目标,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全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 近年来,我校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学校整体形象和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学校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问题引领下的高效课堂建设”新思路,提出并推广了“基于模块教学下的学路引领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新模式。实现了学生在课堂提出学习问题的前提下,教师提出学路建议,引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在课堂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校以教学楼走廊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使之成为学生休闲阅读和润泽心灵的乐园。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师生趣味运动会,已成为我校的校园风景和文化盛宴,为学生的特长发展和兴趣培养提供了平台。开放学校图书室,坚持每天晨读10分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借助攀登阅读平台,线下线上相结合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经常开展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活动,主题读书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促进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不断适应未来的人才需求。 从2016年起,学校确立“做有爱心的教育、办有责任的学校、育有智慧的公民”的办学理念和“立校先立德,成才先成人”的育人理念,全校师生遵循“为人求实、为事求真”的校训,全面落实“道德厚本,知识诚明、艺术优雅”的办学思路,努力建设具有人文魅力、富有智慧实力、充满兴趣活力的“三力”学校,着力打造心中有爱、脑中有识、手中有为的“三有”师资;精细培育会正确做事、会有效学习、会优雅生活的“三会”学生。为每一位学生具备诚信的道德力、创新的智慧力、持久的健康力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础。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示范校”、 “山西省少先队文明礼仪体验教育试点学校”、 “朔州市平安校园”、“朔州市校园文化示范校”,“朔城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朔城区中小学档案教育实践基地”,“北京思源‘攀登阅读’基地校”。 |
省级课题赋能 八小教研绽芳华 |
![]() |
![]() |
![]() |
![]() |
![]() |
![]() |
4月15日至24日,山西省课题组小学数学、英语、语文系列在线教研活动相继开展,为学科教学创新提供专业指引。 15日小学数学教研以“数量关系”教学研究为核心。全国优秀教师苏振希(山西省特级教师、平遥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展示“用字母表示数”示范课,通过生活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跨越,课堂注重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课后他分享教学经验,强调关注思维发展、多样化教学及知识体系构建。最后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淑萍专家(山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以“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为例,作了《“数量关系”的教学要求与实践思考》讲座,剖析数量关系教学核心地位,结合实例给出分年级教学策略。 23日小学英语教研中,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李萍、太原市第三实验小学英语教研组长王丽莉、山西省教学能手庞文娅,三位专家围绕教材设计与英语学习活动观展开指导,剖析人教版三下第四单元“健康食物”的游戏化词汇教学、情境化句型训练及跨学科项目设计,并对比join in外研社剑桥版、外研版、沪教版教材特色,分享资源整合方法。 24日小学语文教研中,山西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互联网 + 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崔云宏教授带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专题讲座。崔教授深入阐释思辨性的价值定位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地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荣获山西省模范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的郝晓怡老师,以《文言文二则》为示范课,巧妙融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理念,课堂上重现精彩辩论场景,生动展现思辨性教学实践。课后,崔云宏、武红芹两位专家对示范课进行点评总结,助力教师把握教学要点,提升教学水平。 在省级课题引领下,我校稳步推进课堂提质行动。4月,各学科备课组累计开展了6次集体备课。语文学科主备人李晓(市级骨干教师)、田春晔(市级优秀班主任);数学学科主备人薛儒彦(区级骨干教师)、张存丽(区级学科带头人);英语学科主备人赵玲玲(区级骨干教师)、常琳(校级骨干教师)。她们围绕教学方案、新课导入、板书设计等深入研讨,助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次教研活动涵盖讲座、示范课与经验分享,帮助教师明确教学方向、掌握方法,对推动我校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 |
![]() |
![]() |
![]() |
数字化赋能 教师专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朔城区第八小学校开展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主题教研培训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数字化浪潮迅猛来袭的大背景下,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2月15 - 16日,朔城区第八小学校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以创新的培训形式成功举办了一场以“课堂教学切片诊断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主题教研培训,借助数字化手段打破空间限制,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培训采用了在线直播的前沿方式,突破了传统培训的地域局限,不仅面向朔城区第八小学校的校领导以及语数英三科教师,还要求各基地学校组织全体学科教师集中参加,让更多教育工作者能够共享这场知识盛宴。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来自河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的主任、二级教授魏宏聚担任主讲专家。魏教授堪称教育领域的中流砥柱,他不仅是河南大学特聘教授、荣获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更是博士生导师,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培训期间,魏教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围绕教学目标设定、导入情境、提问技巧、小组合作等十大关键教学技能与设计要点,展开了系统且深入的讲解。他的讲解并非空洞的理论阐述,而是紧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让抽象的教学理念变得生动可感。在讲解教学目标设定时,魏教授列举了多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了目标设定清晰明确与模糊宽泛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精准设定教学目标对于引领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培训结束后,不少教师表示收获颇丰。一位语文老师分享道:“这次培训让我对教学目标设定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后能更精准地把握教学方向。” 数学老师也感慨:“小组合作技能的讲解很实用,为我优化课堂互动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技能,也为学校在数字化时代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朔城区第八小学校将继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活动,助力教师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成长。 |
致敬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朔城区第八小学校党支部清明祭扫暨主题党日活动 |
|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4月3日上午,朔城区第八小学校组织全体党员、校委会成员及五、六年级师生前往塞北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整齐列队。伴随着激昂的出旗曲,旗手高举队旗入场,师生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嘹亮的歌声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随后,师生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全体人员低头默哀,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活动中,周玉文校长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展现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党员教师代表王俊芳在发言中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立足教育岗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少先队员代表梁子希在献词中动情地说:"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在瞻仰烈士纪念碑环节,师生们缓步绕行,驻足凝视碑文,通过触摸纪念碑上镌刻的名字,感受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随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有序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一段段感人故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教育形式,让师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