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打造师资队伍建设新高地 实现人才强校战略新目标
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5-12-15
       中心把制度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保障。通过完善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和聘用合同制,实行竞争上岗,形成庸者下、劣者汰的竞岗工作机制。根据教师实绩,实行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合理分流富余人员。增强激励机制,改革内部工资制度,完善考评和激励制度。贯彻“优质优酬”的原则,奖励政策向教育教学一线、科研、创造性工作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并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教师,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在热诚服务教师的过程中深入细致地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强基固本。

       “中心的每个科室都有相应管理制度,制度执行的关键是靠干部抓落实。近年来,中心进一步完善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纪委的保障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各项制度的实施力度,通过考核评价体系,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适时修正调整规划,形成责任考核评价机制,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金文进一步说。

       “学校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师发挥积极作用来影响每个学生。在带队伍过程中,关键是明确职责,把岗位和待遇落实好,让每个教师和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并把对应的职责、权利统一起来。同时,对不同岗位人员要进行不同的培训,如教师除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外,还要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培训和学习,以及多形式的自觉学习。”自德军说。“中心大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培养青年干部,调动青年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责任感和整体素质。2014年中心安排了1名中层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培训,25名中青年教师参加相关专业和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心人事管理科科长蒋荣新补充说道。一系列创新管理体制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

       公式

       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并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强调要采取多种形式要抓好职教“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中心本着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以“双师型”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目标,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促使“双师型”教师在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方面得到很大提升,教学经验不断丰富。同时,学校充分发挥人才集中优势,选派理论功底扎实,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提升教师的能力,使他们反哺学校教育教学。对企业中具有丰富工作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又适合学校自身专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以聘请和引进的方式,让他们融入到教师队伍中来,从而优化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

       目前,中心“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现有双师型教师110人,其中市级专业带头人2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0名。依据《教师准入制度》,中心将进一步完善校聘教师遴选、管理、考核办法,计划年公开招聘专职教师15名;年引进专业教师10人,骨干教师8人。努力建成一支以“双师型”为主、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

       “中心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对‘双师型’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面给予倾斜,并逐步将‘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师岗位设置的必备条件,将技能竞赛作为常态化教学活动纳入学期计划。通过搭建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技能竞赛平台,营造氛围,比学赶帮,着力提升教师技能水平。”教务科科长杨冰说。

       据杨冰介绍,2014年,在国家、省、市的技能大赛中,中心师生获奖共56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仝发挥同学获得种子质量检测个人一等奖,段梦灵同学获得艺术插花个人二等奖,纪文红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在全省“创新杯”说课比赛中有5位教师荣获二等奖;全省“财经社杯”大赛上教师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全省技能大赛上有7名教师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有31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12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的荣誉称号;全省中距离定向技能大赛上,一名教师获得第一名,一名学生学获得第二名。在普洱市手工制茶技能大赛中,有7名学生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公式

       近年来,中心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执教方针,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市场人才需求和学生充分就业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服务能力为目的,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办学机制,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以“人才强校”为中心发展的核心战略,紧紧围绕中心专业群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职业教育更注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在课程设置中。更侧重于潜移默化,在知识中穿插他们进入社会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学生走入社会怎么跟人相处,以及帮助他们提高从学生过渡到社会人需要具备的素质。”进入中心工作两年的年轻教师范慧一直细心地为学生谋划着未来。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