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走特色创品牌 培养高素质人才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1-10

二、提高教师素质,建设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品德好的教师队伍。在建设教师队伍上我们重点抓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抓政治思想。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政治修养。 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 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规、教育科学理论,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实践。利用业务学习时间 向广大教师宣传《新义务教育法》的重要精神,认真学习、宣传和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学习贯彻《课标》精神,重视对全体学生的教育与提高。要求每个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教育理论书籍或教学刊物,不断充实自己,转变教育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总结,教师自身的素质得以提升。

二抓职业道德教育。坚定的职业信念,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献身教育,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的职业道德品质。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期师德修养》、《教育愚公刘恩和》等书籍,和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抗震救灾英雄教师等人的先进事迹,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使每个教师都能敬业乐业,矢志不移地献身教育,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关注学生每天的成长。

三抓教师科学知识结构。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大专、本科函授学习,支持教师艺术专长自修,提升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加强教师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师教学观摩、教学评比、师徒结队、外出考察、技能竞赛、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先后 百余 人次赴上海、北京、无锡、杭州、浙江、广州、湖南等地进行培训考察。目前学校已有 96% 的教师接受外出培训。

四抓教师继续教育和教研活动工作。 积极做好第三阶段小继教培训工作,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及第三阶段小继教培训内容和任务,我们拟定了长远计划和近期计划,成立了第三阶段小继教工作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同时,按照近期计划,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

教研活动是教师们学习、交流、研讨的最好平台。每学期我校都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如示范课、公开课、专题报告和讲座。百年校庆期间,我校举行大型教研活动,邀请全国特级教师支玉恒来我校献课,取得较好的效果。 “走出去,请进来”是我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尽管学校的经费紧张,但我们认为,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得提高教师的素质。出去学习的教师每人回校后要作汇报或上示范课,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为了促进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去年,我校每学期都要组织教师开展送课下乡。近年来,我校多名教师分别送课到坝黄、瓦屋、卜口、长坪、和平、茶店、大坪等农村学校。我们力求把较真实、朴实的课展示出来,使农村教师听有所获。针对科学、英语较薄弱的学科。我们有的放矢,组织这些学科的教师通过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找出薄弱的根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上挂的教师我们给予热情的帮助。经常深入课堂,随时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年轻老师,也为城乡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大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能力。 一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三、强化教学管理,坚持科研兴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 、不断创新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等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 ,包括过程管理、课题管理、活动管理所组成的新的管理体系。

1 )过程管理,突出重点。一是常规管理, 学校制定了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制度和月常规检查制度,按市教育局开学工作会议精神,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每月定期检查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学反思、听课记录等,并及时反馈,使每个教师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 二是质量管理,以考核为手段,制定教学奖励制度,对质量进行验收。

2 )课题管理,重在到位。 2008 年,我校参加了申报的“十一五”全国和谐德育课题研究子课题《文明礼貌教育的研究》的实验,全校三十二个班级全部参与。为了使课题研究有实效,我校把该课题与经典诵读、学习周逸群精神整合,充分利用班队会、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教育,三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32名教师的论文、班队会活动方案分别获得了课题组颁发的一、二、三等奖。校本教材《从这里出发》获得了课题组颁发的成果二等奖。多名学生获得了文明之星、诵读之星。

我校继续开展小课题研究,每个年级主要学科都有课题,年轻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我校除了“纵横码输入法”、“和谐德育”、“经典诵读”三个国家级课题,还有1个省级课题,10余个地市级课题。赵校长亲自主持指导,要求各位教师按要求撰写案例分析、阶段总结等,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来。

课题组 实行行政分管,课题组组长全面负责制。开展“一月一小结”、"一期一总结"活动。实验教师每阶段要做到“六个一”:阅读一本理论专著,上一节研究汇报课,完成一份优秀教案和一篇研究论文,写一份实验体会和一份总结。 每个课题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小课题的研究是引导教师们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是对教师素质的提升。

3 )活动管理,注重实效。我们坚持年轻教师必须上一节“汇报课”,外出学习考察教师回来必须上一节“观摩课”,每学期年轻教师必须上好一节“公开课”。同时开展“两课一会”活动,即实验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教改经验或优秀论文交流会。

通过过程管理,切实落实教学责任;通过课题管理,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通过活动管理,增强竞争意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2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化课改实验,优化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工作是我国目前义务教育的头等大事,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课程改革工作正常进行,学校组成了以校长挂帅、全体教师参与、青年骨干教师带头、有经验的教师谋划的高素质组合。成立了以校长赵建芬为组长,副校长熊继红、张应分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喻正富、张雪贵、骨干教师、姜红英、谭克亚等成员的新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课改的工作的四个重点:1、抓课改试验的落实;2、抓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3、抓课堂教学效果;4、抓教师的素质与学生能力的提高。通过校内外的培训、观摩、对新课标的解读、课堂演练等方式,对教师“洗脑”、“充电”。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平均听课达50节以上。对新上课改年级的教师我们都要进行上岗前培训,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的评价观在不同程度上得以转变。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根据《学校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研究和展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课改,有效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尽管学校的经费紧张,但我们认为,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得提高教师的素质。出去学习的教师每人回校后要作汇报或上示范课,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

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我们每年组织一次教师课堂大赛,选出优胜教师参加地、市举行的课堂实录比赛。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