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立足校本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1-07

在探索中前行

横水镇初中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制定方案,组织实验。

通过宣传发动,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积极投身到课改实践中去。同时通过学习培训,让教师掌握相关的理论,理解掌握杜郎口、洋思和东庐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为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打好基础。他们组织教师观看了杜郎口中学各科课堂教学实录,召开研讨会,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教改氛围。

2007 年秋季开学,他们首先从七年级的071072班和八年级的061062班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横水镇初中的课改进入实验探索阶段。

第二阶段:总结经验,奖励先进,全面实施。

经过半个学期的实验,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教学效果明显好起来了,所以决定在全校所有年级、所有学科全面推开。

他们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及时总结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结合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编写了《“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反思》一书,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教材;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在课改中表现突出的年级组、备课组、班级和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对于课堂教学改革,横水镇初中教师经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已经深入理解其内涵,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锤敲在学生的自主发展上,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上,突出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为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最终目标。

为了把这一研究成果落到实处,使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提升,他们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

专家指导,课题引领。

横水镇初中的课改得到了各级专家的大力支持: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主任刘坚、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省教科院副院长贺斌、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崇善先后到横水镇初中调研,对横水镇初中的课堂教学改革给予了非常及时的指导,为横水镇初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

几年来的改革实践使他们认识到:课题引领课改,为课改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另一方面,课改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课改的深入开展为课题的研究搭建了平台。他们在山西省教育学会“搭建学生自主发展平台行动研究”总课题的引领下,结合全国先进课改学校的课改经验和横水镇初中实际,自创了“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子课题进行行动研究,并在课题引领课改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领导深入,专业引领。

校长刘红学,副校长马牛牛,教研主任许国华以及各年级包级领导、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经常深入课堂,和教师一起听课、评课,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集体备课时学校领导分别承包学科组,深入各学科组具体指导,全面全程负责本学科的教研工作,每周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同学科教师进行课改理论学习、进行“三小研究”汇集,并对下周工作进行安排,理清思路。

加强教研,相互学习。

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他们聚焦课堂,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进行多形式的听课评课活动。青年教师的汇报过关课,中年教师的研讨提高课,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指导课;还有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同课异构”和每一个教师的“三课两反思课”以及备课组、年级组、学校三级公开课活动,经过不间断地听课、评课,涌现出了一大批课改新锐,学校有95%的教师都能够熟练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他们给教师下发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学习形式,有记录、有体会、有批注,两学年学完了《给教师的建议》、《高效课堂22条》、《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第56号教室的奇迹》,每个教师的学习笔记达到了3万字,教育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

他们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或同伴的课堂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或案例,进行课例研究,发表在绛县教育信息网上,优秀文章编入校刊《教师教研论坛》。他们的网络教研在全县所有学校中参与度是最高的,他们的校刊《教师教研论坛》,现在已经出版了21期,刊登教师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1500余篇,字数达300万字。教师的反思习惯养成了,写作素养提高了,教学水平长进了。

他们还根据同学科教师的教龄、教学经验等具体情况,分别成立“1+1”帮扶小组和3人互助小组,学校要求帮扶小组每周互听一节课,要求3人互助小组每周至少同上一节课来进行课例研究。通过如此的互帮互助,特别是青年教师提高很快。

校际教研,共同成长。

学校采取“走进来,请出去”的校际教研方式,积极与本县、外县、省内、省外各兄弟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交流与研讨。为了便于校际间的交流与研讨,横水镇初中于2009年秋季开通了网站,利用互联网和各校广泛进行交流与研讨。

通过校际教研活动,他们深切地体会到校际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实践于一体的研究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互动交流,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积极有效地促进了校际间的密切联系,加深了教师间的深厚友谊。同时,校际教研,对横水镇初中的课堂教学改革也是一种鞭策和促进,对学生的听课也是一种激励和帮助,借助校际教研外校教师听推门课,对横水镇初中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