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浅谈学校文化建设如何凸显东坡文化
来源:何卫东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3-28

 

四、校本研究围绕东坡文化,凸显魅力。

我校校本研究坚持“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原则,理所当然选择东坡文化为主题,以此来保持和创新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全校师生特色发展,凸显东坡魅力。

我校成立了以“东坡文化走进校园”为主题的校本研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将东坡文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相衔接的工作,开展以东坡文化为内容的课题研究,开展东坡诗词诵读活动,做到师生人人能背10首东坡诗词,组织编印东坡文化校本教材,利用东坡诞辰纪念日,举行祭奠仪式,突出了学校东坡特色,浓厚了学校文化氛围。

我校校本教材定名为《魅力东坡》,分为东坡纪略、东坡小品、东坡宋诗、东坡宋词、别样东坡、眉州东坡等六单元,共24课。东坡纪略主要介绍东坡多彩而坎坷的一生,东坡小品主要介绍东坡在散文创作,特别是游记小品文上的成就,东坡宋诗主要介绍东坡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别样主要搜集整理了一些关于东坡及“三苏”的趣闻轶事,眉州东坡主要体现东坡故里眉州的地理风物等地域特色内容。每一章节既凸显东坡特色,又紧扣中学生认知能力,在每课后面都附有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思考、梳理相关知识。我校的校本教材主要在“东坡特色”及“地域特色”两方面下足功夫,力求从同类校刊中脱颖而出。

我校成立了“浪淘沙”文学社及出版同名校刊《浪淘沙》。每届文学社成员由各年级学生组成,在自愿前提下,由班级语文老师择优推选,每班25名。每月评选一次“东坡之星”,推出“每月上榜图书”,由社员推荐,写书评,文学社评星,并在学校宣传栏展出。指导老师给社员做讲座(每月一次),邀请校外知名学者及作家到校开设讲座(每期一次)。与校刊《浪淘沙》挂钩,文学社成员的习作优先录稿,组织学生向报刊投稿。出版《浪淘沙》校刊,把其作为学校宣传的窗口、提供校际学术交流的平台、展示师生风采的阵地,创设浓郁的教育科研和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预计在 2012 年内出版校内艺术类专刊《东坡韵》。

 

五、 精神文化紧扣东坡内涵,凸显特色。

我校精神文化建设紧扣东坡文化,构建了学校团队精神,形成了学校价值文化体系,扎实开展以东坡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五节”,呈现东坡文化的丰富内涵,凸显东坡特色。  

我校的价值文化诉求语均源自东坡的处世之道和哲学思想,形成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办学追求,以“厚德育才、怡情明性”为育人目标,以“乐观旷达、德才俱佳”为育人理念,以“真情做人、灵慧做事”为校训,以“情趣盎然、全面发展”为校风,以“严谨治教、巧育善导”为教风,以“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为学风,以 “耐心热情,周到诚信”为服务风的学校价值文化体系,以此来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

我校每学年坚持开展以东坡文化为核心主题的“东坡文化节”、“科技创新节”、“读书节”、 “英语艺术节”、“体育健康节”等全校性文体活动,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办出了特色,形成了亮点。

 

我校不断挖掘东坡内涵,紧靠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软硬件建设,展示学校特有的东坡文化资源,不断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办学档次。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强化了学校管理,实现管理科学化、人性化;强化了“两支队伍建设”,实现教学团队专业化、年轻化;强化了校园环境建设,实现校园环境大学化,公园化;强化了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实现了学校制度系统化,现代化;强化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实现了学校精神生活阵地化,常态化;强化了学校教育品牌影响力,实现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我校学校文化建设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自身特色,文化氛围浓郁,在全区甚至全市范围内起到了示范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坡中学定会沿着创建富有东坡特色的蜀中一流名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