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挥洒赤诚办最完满的教育创新超越育最优质的人才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3-08

网络构建——彰显工作的“细”致

对于 一所现代化的寄宿制高端民办学校而言,要想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必须靠全校上下扎扎实实的工作,靠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效果,靠家长对学校办学思想的接纳认同。因此,棠外全方位构建德育网络,众志成城,追求德育效果的最大化。

横向—— 搭建家校联系 平台,实现家校互动

棠外成立了家长学校,开通了家校热线电话,制作家长学校专题网页,举办专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传播学校的办学理念, 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真正地统一起来,形成 家校一体 、互动互利的德育体系。

纵向——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 实现全员互动

针对不同年龄段 学生 在生活能力、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学校创造性地 实施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即让每位科任教师都要担任学生的育人导师, 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和品德等进行 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 使教师在课堂内外自然而然地走近学生。“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增强了全体教师的育人责任意识,促使教师去努力实现专业知识与人格魅力的自我完善,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和学生成长的同步发展。它还促进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改革创新——简单高效的“思品课”模式

为了切实改变目前思品教育内容空泛、途径僵化、结果低效的现状,真正把思想品德教育做活做实,棠外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孙晓晖在北京师范大学金盛华教授的指导下,苦心探索十年,从道德的核心内涵和道德品质的基本结构追根溯源,提炼出习惯培养的“三三模式”和简单高效的“思品课模式”,德育实践成效显著 棠外将思品课设置为每周三节,这是学校在思品教育方面有别于一般学校“班会课”的最大亮点。

此外,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棠外最具 创新意义和操作价值的是将四大基础习惯派生出的习惯用“格言”的形式来表述,有的既是良好习惯的内容又是养成方法的指引,如“目标成就人生”“ 重要的事情先做”“主动、创造性地做事”等;有的直接就是价值取向的引领,如“在自律中锻造诚信”“礼仪是一种才干”“人格健康人生才快乐”等。实践证明,这些耳熟能详的“格言”式的表述,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在引导学生行为习惯方面效果非常好。

道德教育的核心是道德价值取向的引领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棠外的德育创新,找到了道德教育实质的目标和切入点。这些探索,走在了国内德育的前沿,实践效果已在省内产生了重大影响。金盛华教授认为棠外的德育实践,“是德育领域难得的有价值的”。

就这样,在文化的熏染中,在活动的强化中,在网络的拓展中,在改革与创新中,棠外 不断优化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形成了与学校文化氛围相融洽的德育特色,极大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抓住高效课堂的命脉

以“3+1”教改直触教育的灵魂与真谛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棠外人坚信,学校的中心是教学,教学的重心是课堂,课堂的核心是效益。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的原则,棠外对传统课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真实、扎实、丰实的高效课堂让师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3+1教改彰显课上精彩

经过反复调研,多方论证,结合新课改和本校全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棠外提出了原创性的“3+1”教学改革方案。方案以“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主线)为基本理念,以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创造性学习为原则,以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为目的,以“31”课堂要素为核心,以规范教学双边活动为保障。

“3 1”结构的“3指自主学习、点拨归纳和自检互评,这是每节常规新课必需的三个要素,其顺序可以灵活,比重可以调整,频率可以重复,三个要素科学组合的目标指向是“课堂高效”。其中,“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在教师指导、诱导下,激发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内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自检互评”是将传统教学的及时训练与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相结合,既解决了学生“当堂知识过手”问题,又实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目的。两要素呈现为“预习课内化、练习课内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参与、当堂掌握。

这里的1”巩固迁移要素。根据学科和学习对象的差异,它既可在学科课堂中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也可在学科自习中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内容。这样确保课堂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充分体现“教有大法而无定法”的规律。同时,这一活动以“31”学案为依托,即导学题-检评题-点拨提纲-巩固题,简称“三题加一为学案”;以“31”教案为保障,即导学部分-点拨部分-检评部分-巩固部分,简称“三部加一为教案”。如此,增加了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锻炼留足了时间和空间。

同时,教师集体编写了《我的课堂》——“‘3+1’课堂改革系列丛书,成为棠外课改的一大亮点。它综合了特级教师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青年教师们活泼的教学方式,我要学什么”“课堂导学”“我的困惑6个部分贯穿了学生的预习、学习和复习阶段,实现了“目标问题化、预习课堂化、练习课内化”,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学潜力,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益。

为了保证“3+1”教改的实施, 棠外还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课前管理——对领导、师生进行新课改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课堂管理——对各学科、年级、班级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作出具体的要求,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课后管理——随机录像评课,建立学校名师制度,利用好 “家校联系卡”,让每位教师郑重签写《规范办学从我做起承诺书》等。三方合力共推教改,教改成功赢得三方。 由此,确保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强力推进。

缜密师培锤炼幕后真功

教师需要功夫花在课前预设,精彩出在课堂点拨,用课堂的少讲促使其精讲,以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少了,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却更高了!”棠外教师深有感触地说。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规划纲要所重点提及的内容。 为了使不同层面的教师都能以更好的姿态投身课改,并受益于课改,棠外抓住“3+1”教学改革的绝好契机,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以实现师培的综合效应。首先,学校要求实验年级学生使用的辅导资料必须由备课组自编,一律不得外购,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部分。这使备课组在预编学案时,必须精心而充分地预设课堂教学,且必须集全备课组甚至全教研组之力,热烈深刻的研讨会伴随着学案编写和使用的始终。其次,“3+1”教改的核心是精炼教师的点拨归纳,深化学生的主体活动,这对年轻教师是一大考验,对成熟教师是一次跨越,于是有关的说课、听课和评课活动全面展开:领导班子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研讨沙龙和课堂教学大赛。与此同时,学校要求所有教师以问题为课题,以课研促进教研,以反思深化教改,每个学科组必须有教研的课题,每个学科教师都有研究的问题,以此促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和创新型教师。近两年,全校教师论文发表214篇,论文获奖321次,各级课题结题43个。尤其是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县、市、省、全国屡获殊荣。如今,教师视师培制度为最大的福利,学校以教师发展为巨大的自豪,学生随教师发展而健康地成长。

如果说良好的管理体制是舵、精良的师资是帆,那么,棠外无疑就是一艘舵稳帆满的航船,在教育海洋中披波斩浪,一往无前。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在棠外这方精彩的教育天地中,孩子们又舞出了怎样精彩的人生呢?下期我们将继续聚焦棠外的特色学生培养,看神奇的黄光成校长和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是如何为教育撑起一片绿荫,为孩子放飞无限希望!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