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桃李满天下学生谈于漪:教在今天 想在明天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10-20

 20101020082921.jpg

 于漪与学生在一起

20101020082932.jpg

 上世纪七十年代,于漪辅导学生

       王厥轩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研究员

        我是老三届。做老师的学生,已整整46年了。老师对我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名利观,乃至整个心灵和人生态度,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老师的课富有艺术,是与她的思想、修养、境界和视野相关的。为什么老师的思想、修养、境界和视野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我认为有三条:

        第一,老师年轻时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老师学的是教育系、历史系,教语文不是老师的本行。为了把语文教好,老师是下了功夫的:每天清晨五点,她在庭院里背课文;每晚,她啃着从图书馆搬来的一叠叠参考书:语、修、逻、文;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科技、戏剧。老师以入迷的精神,一步一步向语文教学的博大殿堂迈去。

        第二,老师身上有时代的年轮。老师常说,一名教师应当有相当的职业敏感,要跟着时代奋力前进。老师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新的信息,增进自己的知识储存,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三,善于向不同风格与流派的老师学习。上海语文界在发展中不断形成不同的风格与流派,如高润华的“精讲多练派”,杨墨秋的“精雕细刻派”,陆继椿的“一课一得派”,还有钱梦龙、方仁工等,老师都认真向各家各派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点、线、面、体”的立体化教学方法,成为一位语文教学集大成者。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