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桃李满天下学生谈于漪:教在今天 想在明天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10-20

20101020083151.jpg

晚年的于漪听青年教师上课

       陈小英

       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杨浦区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1987年1月从插队落户的安徽回到上海,我就有幸在于老师身边工作,至今是第24个年头了。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教研组长、从区学科骨干到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再到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于老师的培养和扶持,她几乎影响了我的整个教师生涯。

        在于老师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携始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据我所知,远到全国各地素不相识的求教者,近到上海各区县的骨干教师,像我们在她身边的更不必说,只要是对教师的成长发展有利,对教育事业有益,她都有求必应,满腔热情,掏出自己的赤子之心。

        上世纪90年代初,于老师让我参加由她领衔的市级课题研究。何谓“课题研究”,在此之前闻所未闻。当我兴冲冲拿了个人承担的课题草稿给于老师看时,她说:“描述性语言太多,缺乏理论色彩”,于是推荐我读一些理论书籍。从此知道课题研究必须有理论支撑,有逻辑框架,这对我后来能够独立带领教研组老师圆满完成市级科研课题,成为教育科研的骨干力量起到了启蒙作用。

        90年代中期,我是二师语文教研组长,与青年教师一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搞了一个“语文课堂教学六步法”,似乎学生反映还不错,心里有几分得意。一次听完某位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之后,于老师给我们评课,她好像不经意地说“教无定法,教学怎么能搞固定的几步法,小英,你说对不对?”批评虽然委婉,我的脸还是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语文教学理解的加深,我越来越体会到,于老师给我的是一种受用终身的教学理念。后来十几年至今,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追求始终关注教学内容,关注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而不过多纠缠于教学手段、形式,与于老师最初的指导有关。

        因为近水楼台,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聆听于老师的报告演讲,观看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录像,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不仅被大家熟悉,在心底里深深地认同,并且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老师们教育教学的实践行为。

       早在二期课改推出之前的2000年,我们就提出了“让语文课多一点文化底蕴”的教改追求,2003年又开展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的市级课题,以此来抵制单纯育分、愈演愈烈的机械训练,自觉远离题海。我们坚守对先进经典文化的价值判断,坚持引领学生课外阅读,坚持时文评点、随笔抒写心灵、《论语》背诵、课前三分钟练口等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语文教学传统,在“育人”上下功夫。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