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
活动] 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
学生自由选择,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观察哪种小动物都可以。
请学生把课前捉到的小动物拿出来,以组为单位,观察它们运动的情况。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
小组代表描述他们观察的小动物是怎样运动的。
设计思想
学生通过实物观察,能真切地体会到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通过对动物运动的描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结束之后,用提示性的语言问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小动物?有的同学说放掉。
教师:对。我们要把它们送回到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中去,让它们回归大自然。任何一段生命都是无数机缘的巧合,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无论是卑微还是高贵,甚至是一草一木,都有生的权利,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设计思想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关爱生物,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学生总结出动物在陆地上的四种运动方式:
(三)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
[
活动]
1.
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影像资料
2.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有关空中动物运动方式的信息
3.
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
4.
课外观察
分组汇报,得出结论:空中的动物主要包括鸟类和昆虫,还有蝙蝠。运动的主要方式是飞行和滑翔。
设计思想
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进步。
教师:出示四张鸟类飞翔时的图片。
设计思想
让学生领略鹰击长空的风采,暗示学生“天高任鸟飞”,只要你有鸿鹄之志,并为之不懈努力,终会大展鸿图。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学生:游泳、飞行、跳跃、行走、奔跑、爬行等
教师:动物的运动是盲目的吗?
学生:不是。动物的运动是主动、有目的改变自己的空间位置、占领生活领域------
教师:这也是动物和植物的区别之一。
教师: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它的运动方式也不相同,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设计思想
让学生知道动物在不同生活环境里,为了生存,采用一种或多种运动方式。
学生:青蛙,它在水中会游泳,在陆地上还会跳跃和爬行。
蝗虫,它在空中能够飞行,在陆地上能爬善跳。
------
教师:动物的运动方式与什么有关?
学生:与环境有关。引出下一个问题
问题二: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
[
方案一]
多媒体演示动物通过运动捕食、迁徙等画面
学生观察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夏来冬去”大雁为什么有长距离飞行的本领?
鸭子为什么在河里游来游去?
金钱豹奔跑为什么要奔跑的这样快?
草原上的一些食草动物往往奔跑迅速,这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动物可以通过运动捕食,躲避敌害,有利于个体生存;通过迁徙等寻找适宜的环境生活以便繁衍后代。
设计思想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了合作学习的“参与者”,真正的主人,同时也是教师合作的伙伴,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参加小组学习,主动与人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成了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又是学习的“协作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使课堂充盈着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气氛。
[
方案二]
教师: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运动来适应环境,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也是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多媒体出示文章《由动物的奇异运动方式想到的》
学生朗读
教师:文中树蛙、蛇、蜥蜴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都变的会飞,这个变化是由于变异而进化成的,这种变异是有利的吗?是可遗传的吗?生物正是由于这种遗传和变异而不断的得到进化。
多媒体出示表格,学生填表
动物运动方式改变与生活环境变化有关
教师:由此可见,动物通过运动主动适应环境,那些没有发生变异的、不能适应环境的都将死亡。
人类也是如此,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设计思想
通过师生共同完成填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把遗传变异知识与这节所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说明动物通过运动主动的适应环境,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要奋发向上,不思进取将被社会所淘汰,进行情感教育。
教材中,介绍鸟的南北迁徙,也是鸟通过运动主动来适应环境。
人体是统一的整体。在漫长的生存选择过程中,人体的各部分间的相互协调是最重要的。在自然环境下,没有哪个部位能够脱离其他部位独立成长。
三.陶冶情操
古往今来,描写动物的诗词美文数不胜数,请你列举描写动物的诗词或成语,并把涉及到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一并说出来。
设计思想
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让学生知道,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生物学的学习,我们同样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四.课堂评价
1
.独立完成教材P52页“自我评价”,小组内互相评价。
2
.小组讨论:思维拓展题目
组内选代表发表观点,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3
.举你最熟悉的动物,说明它是如何通过运动适应其生存环境的?
设计思想
教师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通过学生举例,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桥梁,将生物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多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
五.知识梳理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请学生回答,归纳出知识点:
一.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1
.动植物主要区别之一(运动)
2
.方式:水中运动方式 陆地运动方式 空中运动方式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1
.有利于个体生存
2
.有利于种族繁衍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观察学习,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和收获。必要时教师帮助学生补充、完善。
【
教学感悟
】
本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观察、讨论交流为主。教师仅在必要时予以提示和补充。这节课学生课前准备较多,课上的活动也多,在教师积极引导和教学机智的控制下将会是最大的优点,但如果任何一方准备不足,都会成为失败的课。因此课前准备一定要做好、做足。
【
师生活动的片段
】
(黑龙江省大庆市景园中学 车玉梅) 人 体。